太原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 稳定机制亟待建立

编辑:太原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06/26
在过去的两年里,多种中药材的价格都上演了一轮飞速上涨。而从今年下半年以来,中药材价格“飞流直下”,开始持续下跌,有些药材目前的价格甚至只有最高价时的5%至10%。

在市场行情如“过山车”般的变化中,整个中药材产业秩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。在这样的行情变动中,从药农到经销商,从中药饮片企业到消费者,谁都不可能成为赢家。建立市场稳定机制,防止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,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课题。

市场行情就像“过山车”

“现在的行情,基本上等于把这两年来多赚的那部分钱再给市场还回去。”在河北省安国市药城大街的门店里,经营中药材的老张一边盯着电脑玩扑克牌,一边说现在很多中药材都在降价,有些品类的市场价降得比收购价还低,“卖多少就得赔多少”。

老张今年40岁出头,在安国市场经营中药材生意有10多年的光景。他说,最近这3年,整个药材市场简直就是一场大戏,只不过现在还看不到结局会如何。

2009年,老张看着怀山药的价格从每公斤不到4元开始上涨,不少同行大量进货,他也跟着进了一吨左右。没想到过了不到半个月,怀山药的价格涨到约每公斤20元,老张把仓库里的怀山药全部卖掉,一下子赚了1万多元。

在老张把怀山药卖掉之后,怀山药的价格继续飙升。老张又再出手进货、压货,等着价格攀升了再卖掉。在此后的两年里,怀山药的价格飙升到2009年每公斤30多元,2010年每公斤50多元。老张进行了多次进货、出货的操作,自然也赚到了不少钱。

今年年初,老张以每公斤30多元的价格,一口气购进了5吨怀山药。由于预期怀山药价格能继续突破每公斤50元,甚至更高,老张一直将这批货压在仓库里。让老张没有想到的是,在最近的两个月里,怀山药的行情却一路下挫。11月6日,安国市场的怀山药统货价为11.5元至12元。

在我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,同样面临着中药材价格“过山车”尴尬局面。去年2月份,白前的市场统货价格约为每公斤10元至15元,这个价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中有升。去年12月份,亳州市场的白前价格涨至每公斤30元至35元。当时,许多经销商都以为这已经是最高价位。出乎意料的是,今年5月,白前的价格突然破百,市场净货价达每公斤135元至150元。此后,白前价格一路攀升,7月份净货价达到每公斤210元。

而在随后的中药材价格“大跳水”中,白前同样没有幸免。9月份,随着新货上市,供应量增加,白前价格跌至每公斤35元至40元。最新的报价显示,11月12日,亳州市场的白前统货价为每公斤13元至14元。

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,2010年,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%涨价,平均涨幅为109%,涨幅超过100%的品种多达96个。直至今年上半年,中药材的这股涨势仍然没有消停。而到下半年,中药材的市场行情突然“峰回路转”。中国中药协会药材信息官方网站发布的全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(综指200)的监测结果显示,综指200从今年6月底的最高位2917.81点,逐步下降至11月14日至20日的2213.77点,下行趋势明显。

上下游皆成受害者

在安国市场采访时,记者遇到了从外地到安国采购药材的商贩张大安。“这样的行情变动,对你们收购药材有没有影响?”记者问。

张大安告诉记者,现在能明显感觉到收购药材比前一段时间困难得多。过去行情好的时候,张大安也到安国的农村直接找药农们收购,一般药农都愿意直接把药材卖给他,哪怕价格比市场价便宜几毛钱。而这段时间的价格一降再降,张大安在收购的时候也十分谨慎。

在市场价走低,张大安的报价更低的情况下,药农自然也就不那么爽快了。张大安说,药农的心情他能理解,“这一涨一跌,里外里一亩地的收入得差不少钱呢。”

“到底能差多少钱?”记者问。

“一亩地大概能产2000公斤左右的怀山药,去年最高的时候一公斤四五十块钱,现在一公斤才十来块钱,有的差一些的,一公斤只能卖几块钱。”张大安说。

记者了解到,不少商贩由于此前在高价位囤货,如今只要价格略微下挫就会亏损。商贩们不愿意降价销售囤货,向药农们收购药材的积极性自然也提不起来,一些商贩索性关门歇业。而制药企业在中药材价格回落的预期下,对药材的回收也会更加谨慎。

由于对行情走势预估不足,不少企业在中药材价格上涨时购进了大量药材。如一些原材料库存已经吃紧的饮片企业,在回收中药材时则更加谨慎,不再像过去大宗回收中药材。中药饮片企业的观望和谨慎,使中药材价格下跌的风险转嫁到了药农和中药材的经销商身上。

“从目前的态势看,药农、经销商、药企都是这轮行情波动中的受害者。而如果整个产业链的秩序无法顺畅运行,最终也会使终端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。”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凡礼说,中药材价格上涨时,中药饮片的价格自然也要上涨。而现在中药材价格虽然下跌,中药饮片企业将更加谨慎,饮片价格回调的可能性不大,终端消费者仍得承担中药材涨价带来的成本。

亟待建立市场稳定机制

郭凡礼分析说,2009年以来,中药材价格出现持续上涨,其原因包括受天气因素影响,当年一些中药材减产甚至绝收;在通胀压力下,中药材的成本有所上升。但更重要的是投机资本的囤积操作,使天气和成本等因素带来的价格上涨走势进一步放大。而一旦价格增势被强化,经销商们就会跟风追高入货,又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。

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稳定中药材价格的政策,组织查处部分经营者炒作党参等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,并对部分药材市场进行调查摸底,要求严查囤积、炒作以及哄抬药材价格者。加之新药材供应量放大,供需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,促使中药材价格开始出现回落。

“可以说,政策因素对囤积中药材的投机行为的约束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,中药材价格将继续下挫,目前的走势也基本上符合中药材价格3年一个周期的规律。”郭凡礼说。

也有专家指出,由于很多药农对于中药材市场需求量等市场信息无法研判,在中药材价格看涨时,盲目扩大药材种植规模;在药材价格看跌时,又缩小了种植规模,这种信息不对称,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药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,从而影响了价格波动。

专家建议,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研究和出台有关措施来维护中药材市场。一方面,应该加快推进中药材储备机制建设,以有效防范恶意炒作和天气等因素带来中药材供应量减少的风险;另一方面,应加快推进中药材交易的电子信息平台建设,向广大种植户和经销商发布种植面积、市场价格等信息,使种植户和经销商及时了解市场行情,避免跟风操作。此外,还应加快探索中药材价格指导定价机制建设,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参照体系,加大对恶意囤货、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;加大培训力度,提高药农的素质,培养懂技术、会种植的新型药农;通过引导和鼓励种植户组成专业合作社,提高个体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。